9月学习故事1:搭幼儿园大门(张郑)

作者: 时间:2025-09-24 点击数:

    泽泽、妤妤共同商议搭建内容。泽泽提出:“我们先搭幼儿园大门,要像真的那样有柱子和大屋顶!”妤妤补充:“还要搭滑梯和秋千,还有我们种的小菜园!”搭建时,泽泽负责主体结构,用长积木平铺出教学楼的地面轮廓,竖起大圆柱作为门柱,再横架长条积木形成门楣;妤妤专注细节装饰,用小积木搭建滑梯的台阶,又取长条积木斜靠门柱模拟滑道,发现滑道易滑落时,立刻调整策略:“我们把滑道底下再垫一层积木当支撑!”两人通过反复调整积木角度、增加底部支撑块,最终成功搭建出稳固的滑梯结构。泽泽提出用小积木围合出方形菜地轮廓,妤妤则用细长积木竖插模拟菜苗。整个搭建过程中,两人始终保持积极互动,泽泽负责整体结构布局,妤妤专注细节完善,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调整,最终完成“我的幼儿园”的搭建。

    在建构能力发展方面:幼儿已能熟练运用平铺、架高、围合、斜靠等基本搭建技能,且开始尝试结构稳定性优化。从“大门柱子”的垂直搭建到“滑梯”的斜面支撑,体现出幼儿对积木力学特性的初步理解,建构活动从“简单堆叠”向“功能结构”进阶。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面对“滑道滑落”“菜苗倾倒”等问题,幼儿能通过调整积木摆放角度、增加底部支撑等方式自主解决,体现出“尝试—调整—优化”的工程思维萌芽。在合作协商能力方面:两人始终保持平等对话与分工协作,泽泽主导整体规划,妤妤专注细节执行,遇到问题共同讨论解决方案,符合《指南》社会领域“能与同伴合作搭建”的发展目标。

    ⒈通过“积木承重实验”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搭建方式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如“哪种形状的积木做底座最稳固?”“斜坡积木如何摆放才能不滑落?”

鼓励幼儿思考“幼儿园里还可以有什么建筑?”“如何用积木表现不同功能的区域?”

⒊提供“搭建日记本”,引导幼儿用图画+符号记录搭建步骤、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培养反思性学习能力。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