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我的小脸蛋2

作者: 时间:2025-09-24 点击数:

区域游戏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

洛阳路幼儿园

班级

4班

时间

2025.9.10

区角名称

美工区

观察对象

希希、晨晨

记录者

蒋文暄

观察重点

两位幼儿合作运用纸张撕贴人脸,重点观察希希对晨晨的撕纸帮助行为及两人的互动与创作过程。

幼儿活动情况记录

幼儿行为分析

区域游戏开始,晨晨和希希一同来到美工区,晨晨拿起彩纸小声说:“我想做自己的脸,可是撕圆形的脸蛋总撕不圆。”希希听到后立刻凑过来说:“我帮你呀!我撕圆形很厉害的!”说完,希希接过晨晨手中的纸,指尖捏住纸边慢慢撕,边撕边教晨晨:“你看,撕的时候轻轻转着纸,别太用力。”晨晨盯着希希的动作点头,等希希撕好脸蛋,他拿起黄色纸尝试撕眼睛,却把眼睛撕成了长条,着急地说:“完蛋了,眼睛变成小虫子了。”希希笑着说:“没关系,我们改一改!”她拿起黑色纸,先撕出两个圆圆的眼睛贴在脸蛋上,又帮晨晨把黄色长条撕成细条,“这可以当头发呀,贴在脸蛋上面,像小刺猬的刺一样,很可爱!”晨晨眼睛一亮,接过细纸条贴好,还问希希:“嘴巴用红色的笔画好不好?”希希点头:“当然好,我帮你撕弯弯的嘴巴,这样看起来在笑!”最后两人一起撕出画的小花朵,贴在“人脸”旁边当装饰,晨晨开心地说:“谢谢你帮我,我们做的真好看!”

 

符合《指南》中“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的要求,希希主动发现晨晨的困难并提供帮助,晨晨接受帮助后积极参与创作,两人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体现出初步的同伴交往能力。

⒉希希具备较好的撕纸技能,能准确撕出圆形脸蛋、眼睛等形状,还能主动分享撕纸方法;晨晨虽撕纸技能较弱,但愿意观察学习,且有明确的创作想法(如选择红色嘴巴),展现出一定的想象力。

⒊两人在创作中频繁对话,围绕“撕什么形状”交流,不仅解决了撕纸难题,还共同丰富了作品细节,从单独尝试向合作创作过渡,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教师

后续

的支持

在美工区展示两人合作完成的撕贴人脸作品,邀请希希和晨晨分享合作过程,鼓励其他幼儿学习同伴间的互助行为,营造合作创作的氛围。

⒉提供“撕纸小技巧”图示(如撕圆形转纸、撕长条沿边缘撕)和不同难度的人脸五官模板,帮助晨晨等撕纸技能较弱的幼儿巩固方法,同时为希希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创作方向。

设计“合作撕贴小任务”(如共同完成一家人的人脸作品),引导幼儿在任务中进一步学习分工、互助,提升同伴交往与合作创作的能力。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