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餐后散步活动时,美希突然松开同伴的手,独自跑到门口的梨树下,仰着头一动不动。我走近时,她轻声说:“老师,梨树开花了!昨天还没有呢。”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果然,褐色的枝桠上冒出几簇嫩白的花苞,其中一朵已微微绽开,花瓣如雪,花蕊泛着淡粉。
美希踮脚触碰低处的花枝:“为什么花瓣这么薄?摸起来像纸巾!”她凑近嗅了嗅,皱眉:“怎么不香呀?”接着发现花心有几根细丝(雄蕊),惊呼:“里面有黄色的小火柴!”这是她拿起了自己的观察本,开始画了起来,边画边念叨:“先画五片花瓣……中间的小火柴要画多一点。”完成后对比实物,又添了几笔:“花瓣根部还有绿色的小裙子(花萼)!”
美希画完又看了看梨花,说道:“为什么有的花先开,有的花还没有开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回到了教室中。
《指南》科学领域指出“能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美希在散步过程中关注到了盛开的梨花,通过自身的多感官对梨花进行了探究,用手去触摸了花瓣,感受到花瓣薄这一特性,用鼻子去嗅闻梨花的气味,感觉并不香,在探究之后还进行了记录,说明幼儿有一定的探究能力以及记录自己发现的欲望。
美希在写生的时候也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融入她对梨花的细节观察,有观察到梨花的雄蕊、和花萼,还在写生时有一定过的个性化表达,将花萼说成了绿色小裙子,在这一行为中很是契合《指南》艺术领域“能用绘画表现观察或想象的事物”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