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希今天来到了美工区中继续她的“有趣的树”的创作,上一次的成果“树”里有五彩斑斓的颜色,在活动一开始,她发现旁边的作品里的树变了个样,树干都是红色的,树叶都是粉色的,很漂亮,她也决定创造一颗这样的树。她先是把自己之前的树上的树叶和树干都拆了下来,放回了材料框中,接着她开始创作一颗新的树,先是用软铁丝和红色的泡沫锥体固定成了树的树干,然后拿了一个红色的泡沫球,用软铁丝将三角锥和泡沫球连接,接着又拿了长度更短的铁丝去连接粉色的瑜伽砖,有的软铁丝是弯弯扭扭的,有的软铁丝像一个弹簧,有的软铁丝将好多个泡沫砖串联在了一起,美希持续了35分钟更新了她的“树”。
《纲要》中指出,“提供幼儿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鼓励幼儿在交流中碰撞出创意的火花”。美希在发现同伴作品中树的独特色彩搭配(红色树干、粉色树叶)后,主动调整自己的创作思路,决定模仿并创新制作一颗类似的树。这一行为体现出大班幼儿善于观察同伴作品、学习他人创意的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美希大胆尝试多种材料(软铁丝、泡沫锥体、泡沫球、瑜伽砖等)进行组合,通过弯曲、缠绕、串联等方式,将不同材质、形状的材料固定成树的造型。这展现了幼儿对材料特性的探索与运用能力。《指南》艺术领域中提出,5~6岁幼儿“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美希利用软铁丝的柔韧性和不同形状的泡沫、瑜伽砖,创造出形态各异的树结构,充分发挥材料特性,实现艺术表达,符合指南对幼儿艺术创作能力的发展要求。
在今后的游戏创设过程中,我们教师会在美工区投放更多元化的材料,如麻绳、毛根、彩色吸管、松果、干树枝等,鼓励幼儿进一步探索不同材料组合的可能性,拓展“有趣的树”创作形式,激发幼儿更丰富的创意。例如,用麻绳缠绕树干增加纹理感,用毛根制作出造型独特的树枝等。也可以利用过渡环节、日常谈话时间与幼儿讲述关于相近色、冷暖色等与色彩相关的知识,增加幼儿对于色彩的感知和审美体验,请幼儿观察五颜六色的树、单色的树、相近色的树等照片,感知色彩的秘密,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