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一试跑酷

作者:孙诗佳 时间:2025-10-20 点击数:

户外晨锻时间,其他幼儿在跑酷区的平衡木和跳台上穿梭玩耍,晨晨独自走到跑酷区边缘的灌木丛旁,蹲下身,伸出手指轻轻触碰叶片,眼睛盯着叶片上的纹路。他捡起一片掉落的叶子,放在手心翻来覆去地看,随后又将叶子放在耳边。

我走近晨晨,说:“晨晨,跑酷区的跳台很好玩,我们去试试好吗?”晨晨摇摇头,身体往后退了一步。我伸出手:“老师牵着你一起,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在玩呢。”晨晨犹豫了一下,慢慢伸出手握住我的手指。

我牵着晨晨走到矮跳台旁,晨晨站在跳台边,双脚并拢,双手紧紧抓住我的手,身体微微前倾,又快速缩回,重复了三次。我说:“没关系,脚用力往下蹬就可以了。”晨晨深吸一口气,在我的牵引下,双脚同时蹬地,身体向前下方跃出,落在垫子上,随即松开我的手,站在原地不动。

第二次,晨晨自己走上跳台,我站在跳台旁,张开双臂。晨晨看着我,脚在跳台上踮了踮,然后弯腰屈膝,猛地向前跳下,落地时身体晃了晃,双手撑了一下地面。我说:“晨晨自己跳下来了!”晨晨抬起头,看着我,没有说话。

第三次,晨晨快步走上更高的跳台,旁边有两个小女孩站着看他。晨晨双手张开保持平衡,眼睛看了看地面的垫子,然后屈膝、蹬腿,身体向前跳出,双脚稳稳落在垫子上,落地后他转过身,又跑向跳台,准备再次尝试。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指标,晨晨在活动初期表现出明显的自然观察倾向。他独自蹲在灌木丛旁,通过触摸叶片、观察纹路、聆听叶片声音等多种感官探索方式,展现出对自然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这种行为反映出晨晨可能具有较强的内倾性认知风格,倾向于通过独立探索获取信息,而非直接参与集体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指出,5-6岁幼儿应“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秒左右”“能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或助跑后单脚向前跳”。晨晨在第一次尝试跳台时,表现出对高度的畏惧情绪(身体后退、反复试探),但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屈膝-蹬地-跳跃”的连贯动作完成了跳跃,显示出其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已具备完成该动作的基础能力。第二次独立跳跃时出现身体晃动,第三次则能“稳稳落地”,表明其平衡感和动作控制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提升,同时也体现出晨晨在面对挑战时,能够通过重复尝试逐步调节紧张情绪,符合“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转换情绪和注意”的情绪发展特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提到,大班幼儿应“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晨晨初期对教师的邀请表现出拒绝(摇头、后退),但在教师持续的积极邀请和身体接触(牵手)后,逐渐放下戒备,愿意跟随教师参与活动,这反映出他对成人的信任感正在建立。在跳跃成功后,晨晨虽然没有明显的语言回应,但通过“再次跑向跳台”的行为,间接表达了对活动的接受。与同伴互动方面,晨晨在整个过程中未主动与其他幼儿交流,即使有小女孩在旁观看也未产生互动,显示出其在集体活动中的社会交往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发展,这可能与其偏好独立探究的性格特点或过往活动经验有关。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