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活动情况记录:敉敉、子沐和依依这一次决定一起搭建城堡,游戏前,我们进行了一次谈话。敉敉说:“回去我和妈妈一起在手机上看了城堡的图片,搭城堡要搭一个底的。”子沐说:“对,而且城堡里面有很多的房子。”依依说:“城堡是要立起来的,不是像一个小土堆一样。”
敉敉说:“城堡上面是尖尖的,像三角形一样。”我问他们说:“那你们今天准备怎么搭建城堡呢?”敉敉说:“每人先去拿一个铲子。”子沐说:“我觉得还需要水桶,我们要先搭一个底出来。”于是他们开始行动了,每人拿了一把铲子,敉敉指着地上说:“我们搭在这里。”他们把土都铲在一起,把它压得平平的,他说:“底搭好了。”依依说:“那我们要搭城堡上面的房子了。”他说:“老师,我觉得这个泥土站不起来,上次堆了好多好多泥土,但是堆不起来。”我问他们:“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看看这里的材料,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帮助你呢?”子沐说:“我觉得可以加点水。”依依说:“我们上次也加了水,但是不行。”敉敉说:“有水桶,我记得妈妈说可以把泥都装在桶里面再倒出来。”“那你们一起试试看吧!”于是,三个小朋友一起用铲子把泥土都装在了水桶里面,然后把水桶倒了过来,可是没过一会儿泥土都倒了,子沐说:“这个泥土要往下压一些,要用力。”敉敉说:“是不是要加一些水,这个泥太松了。”
依依拿来了水壶,在里面装了一些水,然后把水一点一点倒进装泥土的桶里面,子沐用铲子把泥土用力往下压。敉敉说:“应该可以了,我们来把它倒出来吧。”几个小朋友想用力把水桶反过来但是拿不动水桶,敉敉说:“老师,你来帮帮我吧,我觉得我可以。”于是我帮助他们把水桶反过来放在土上面,依依和敉敉说:“我们来我们来,这次要小心一些,不能再倒了。”他们把水桶拿了起来,这一次“城堡”的旁边还是倒了一些。敉敉说:“旁边还是倒了一些,可以用土盖上去。”我问道:“你们看到图片上的城堡是这样的吗?”子沐说:“好像不是的,城堡有好几层的。”依依说:“城堡很高的,有那么那么高。”子沐说:“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再上面再搭一层。”敉敉说:“那我们开始吧。”我问道:“第二层应该怎么搭呢?”敉敉说:“还是像刚才一样搭。”我说:“那还是用刚才那个水桶吗?”依依说:“我觉得可以的。”我说:“你们觉得呢?合适吗?”敉敉说:“我觉得要拿小的水桶了。”子沐说:“是的,要拿小的水桶。”于是他们换了一个小的水桶,在里面装满了泥土,像刚才一样加了一些水,用力往下压,他们把这个水桶反过来放在刚才搭的城堡上面,依依说:“我们要轻一些放,不然就倒了。”但是第二次小水桶盖上去的时候,“城堡”都倒了。
幼儿行为分析:在这一次的游戏中,孩子们提前欣赏了一些关于“城堡”的图片,在家里也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了关于搭“城堡”的一些问题。在搭建“城堡”的过程中,孩子们是有目的地去搭的,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能相互商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与同伴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一开始搭的时候,他们还是用了上次的方式,用铲子把泥土都堆起来,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这样的方法不行,于是我进行提问引导,很快他们想到了新的办法,用水桶,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也是一个循环的“实践—思考—改进—再实践”的过程,尝试去用不同的方式搭“城堡”,也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坚持不懈、主动思考、解决问题不放弃的品质,四个小朋友在游戏中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中感受到同伴之间集体的力量。
教师的后续支持:在搭“城堡”的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在上一次搭“城堡”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于是我联动家长,让孩子们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城堡”,讨论如何用泥土搭城堡的方法,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也实现了家园合作。在游戏的过程中,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工具,引导他们去大胆使用自己需要的材料,支持孩子们的游戏活动。
在这一次的游戏中,一个孩子想到了用水桶去搭“城堡”的方法,在游戏中,同伴间的学习是游戏发展的助推剂。刚开始孩子们多次尝试盖“城堡”并不成功,后来他们听取了敉敉的想法,搭出了“城堡”的第一层,虽然在搭第二层的时候导致了失败,但是不经意间的想法激发了孩子再次探索的欲望。
教师在游戏后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失败的原因,将前两次的“城堡”图片给孩子们进行一个对比,再与一些“城堡”的图片相对比,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相同和不同之处,和孩子们一起总结经验,去探索通往成功的路径。幼儿的游戏潜藏着许多“意外发现”,孩子是天生的游戏玩家,教师要相信孩子,在遇到问题时,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耐心等待,给孩子更多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