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学习故事:建构游戏“天安门”1

作者: 时间:2025-10-23 点击数:

    活动开始后,豆豆径直走向建构区,抱着一堆长方体积木放在地面上。他先将4块积木竖着并排摆好,又在旁边重复同样的动作,随后皱着眉头看了看,伸手把右边的积木往左边挪了挪,嘴里念叨:“不对,天安门的墙应该是连在一起的。”
接着,他尝试在“墙”的上方搭建“屋顶”,拿起一块三角形积木放在两块长方体积木中间,可积木刚放上去就滑了下来。豆豆没有放弃,他换了一块较宽的长方形积木横放在“墙”顶,这次积木稳住了。他抬头对旁边的小朋友说:“你看,我搭的天安门的顶!”
过了一会儿,豆豆发现搭建的“天安门”看起来很矮,他蹲下来思考片刻,开始在原有“墙”的基础上往上叠加积木,每叠加一块就用手轻轻按压,确保积木稳固。

    《指南》中指出:“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在上述的游戏过程中,豆豆能主动发起“搭建天安门”的游戏,说明他对祖国标志性建筑有初步认知,符合“社会领域”中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在搭建过程中,面对积木滑落、墙体倾斜等问题,他能反复尝试调整,展现了大班幼儿“能灵活运用工具或材料解决问题”的动作发展水平。在建构过程中,由于是第一次搭建天安门,豆豆对建筑的整体结构(如天安门的城楼层次、城门形状等)认知不够清晰,搭建出的作品较为简单;同时,在解决墙体倾斜问题时,仅依靠“塞小块积木”的单一方法,思维灵活性有待提升。

    鼓励合作搭建:邀请感兴趣的幼儿与豆豆共同搭建“天安门”,引导他们分工合作(如“有人搭城墙、有人搭屋顶”),在合作中学习借鉴同伴的经验,同时提升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
当豆豆再次遇到搭建难题时,不直接告知方法,而是通过提问引导思考,如“你觉得墙体倾斜可能是因为什么呀?”“除了塞小块积木,还有什么办法能让积木更稳?”,鼓励他尝试不同解决策略,发展思维灵活性。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