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小医院里来病人了(耿贝)

作者: 时间:2023-10-19 点击数:

    游戏时间到了,小医院迎来了几位工作人员,大家整理好着装后安静的坐在自己的工作区域等待,宸宸在整理药盒,航航在观察是否有病人前来看病,大概两分钟后,喆喆走进了医院,宸宸航航很兴奋——可以开工了。但是宸宸不在岗位上,于是喆喆坐在候诊室等医生。不一会儿,宸宸回来了,喆喆宸宸说明了自己的症状——肚子不舒服,于是宸宸拿起听诊器,郑重其事的听了一会儿,但是没有说话,可是喆喆发现宸宸听的位置不太准确就连忙上前指一指肚子的位置,喆喆很不放心的问了一句:“我生的是什么病?”宸宸没有详细说明:“去开点药就行了。”喆喆来到宸宸面前说:“开点肚子疼的药吧”,宸宸看了看拿出一盒药给了喆喆喆喆立即说:“这不是肚疼的药!”宸宸说这个就可以。病人又来到航航站,航航找了找急救箱,拿起针管就给病人打针。打完针病人就走了。

     幼儿行为分析:

    《指南》中社会领域中指出:5—6岁幼儿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活动室能与同伴分工合作,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通过本次游戏,发现幼儿对于医院游戏是充满兴趣的,特别对于宸宸这个角色充满向往。但在游戏持续过程中发现,当情境不能有效延伸时,部分幼儿能够主动参与,部分幼儿表现相对被动。例如,当“治病”情节出现断续,且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笑场,不能专注的投入“游戏情境”时;当宸宸在看病时,不能合理的对症诊断,不能根据喆喆的病状做出相应的救护措施时;与小医院的各种材料互动较少,和喆喆之间的交流也较少,到底需要打针、吃药还是输液都没有作出详细的说明,生活经验相对匮乏时;行为表现都较为被动。反观喆喆,自己要求开药,去护士站打针,其行为表现是积极主动的,对于打针尤其感兴趣,无论什么病症都要求“医务工作者”为其打针,虽然形式单一,但是自主性较强。

 教师后续支持策略

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规则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实现游戏性体验的前提,必须严格遵守。一方面,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开展游戏,实现幼儿自身在各方面的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只有真正在游戏中,沉浸于游戏的情境和游戏的秩序中。才能够对游戏有触及心灵深处的感知。

    ⒉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在医院游戏中,可以投放药品罐、药品纸盒、白大褂药包、消毒柜、吊盐水的架子、电话等,并应让幼儿十分清楚材料的用处,不同对于不同症状应该怎样很好正确的运用,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需要选择材料,这样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澄清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解决问题,获得有益的经验。幼儿会因此而怀有很高的热情,并极其专心致志地投入表演。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