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区游戏开始了,安安正在表演区挑选自己所需要表演的乐器和道具。安安在低结构材料区中挑选了铁质饼千盒作为自己演奏用的“小鼓”;航航挑选了两个易拉罐并分别装上豆子和花生作为“沙锤”进行演奏,诺诺用铃鼓,小翊用响板。五花八门的乐器再配上热闹的音乐,让整个小剧场锣鼓喧天,震耳欲聋,不少小观众已经开始捂者耳朵说:“太吵啦!一点也不好听。”甚至有的再也不想观看表演而选择到其他区域进行游戏了。热闹的小舞台瞬间变得冷冷清清,小演员们没有了小观众们的捧场,自娱自乐也开心不起来了。
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大班幼儿的艺术领域的发展目标是能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或可敲击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本节奏。此阶段,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低结构材料来支持幼儿的自主表演,但是从幼儿整体的活动情况来看,虽然投放的低结构材料能够吸引幼儿自主选择,并引发幼儿尝试道具替代,但是由于对低结构乐器的了解不够深入以及对使用方法的掌握不够
熟练,幼儿只满足于对乐器的敲敲打打,缺乏与音乐节奏的互动,毫无节奏感的敲打缺乏美感,令人生厌,也让表演的幼儿产生了挫败感。
措施:
⒈教师应在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与创造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指导,如加深幼儿对乐器的了解,助其掌握乐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幼儿的音乐节奏感与音乐南美水平等。
⒉通过玩乐器猜谜的游戏,让幼儿听辨不同乐器发出的音效并猜出乐器名称,以此加深幼儿对乐器不同音质的了解。
⒊通过集体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常见乐器,并在活动区设置相关文化墙,粘贴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乐器照片,丰富幼儿乐器的相关经验知识。
⒋鼓励幼儿尝试自主为音乐编制图谱并进行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