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熙来到自然角,来到水培区,拿起一个空的水杯,接着去教室里拿了一张餐巾纸,他将餐巾纸折叠起来,折成小块后,他将餐巾纸放到透明水杯内。然后走到工具区,从绿豆的袋子里拿出了几颗绿豆,放到了杯子里,接着在杯子里加入了一些水。叶熙对诣弘说:“你能去画一下豆子的标记吗,我们一会贴在杯子外面。需要红豆、黄豆和麦子的标记”说着,诣弘去画标记。叶熙则回到工具区,又拿起3个透明杯,用同样的方式先垫上餐巾纸,然后在杯子里放上了红豆、黄豆和麦子。诣弘画好标记后,叶熙和诣弘将标记剪下贴在对应的杯子外。叶熙说:“豆子放好了,以后我们每天来观察下有没有发芽。”
《指南》科学领域指出:“亲近自然,喜爱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从幼儿的游戏行为可见,叶熙对于自然角的探究材料和工具较为熟悉,能延续上学期的水培种植实验。同时,对于水培豆子的步骤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要用餐巾纸来催发豆子。对于科学观察的前期准备也有一定的认知,能与同伴相互分工合作,叶熙负责水培豆子,引导同伴去画豆子的标记,以方便后期观察、比较各个不同豆子的发芽的不同状态。此外,可见叶熙也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全程自己动手水培,同时也表达出了要长期观察豆子发芽情况的意愿,具备长期探究的意识。基于幼儿自发创设的探究不同豆子的水培生长情况,提供相关观察工具和记录纸,呈现幼儿的观察和发现。与幼儿一起讨论,除了水培豆子外,在自然角我们还可以开展哪些科学、艺术类游戏,共同收集相关植物材料。与幼儿一起搜寻相关种植绘本、视频等,如遇到种植问题,引导幼儿尝试通过询问大人、百度等方式调整种植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