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学习故事:与仙人掌的邂逅

作者: 时间:2025-11-13 点击数:

今天,老师将一盆仙人掌带到教室,准备放到自然角。小择看到后,立刻被吸引,凑到老师身边,眼睛紧紧盯着仙人掌,好奇地问:“老师,这是要种在自然角吗?”得到老师肯定答复后,小择兴奋地说:“老师,我家也有仙人掌!我知道仙人掌可厉害啦,它不需要喝水,不怕干,好长时间不浇水都没事”之后,在老师组织大家讨论如何种植仙人掌时,小择积极参与,多次强调自己对仙人掌“耐旱”的认知,还和周围小朋友分享自己在家看到的仙人掌样子,说家里的仙人掌长得高高的,上面有好多小刺,平时家里人也很少给它浇水,它一直长得好好的。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大班幼儿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小择能结合自己在家中对仙人掌的观察经验,提出仙人掌不需要经常浇水、耐旱的观点,体现出他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对事物特性进行的初步逻辑思考,试图去理解和解释仙人掌的生长需求

同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在成人指导下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小择目前对于仙人掌的认知,处于他现有发展水平,即基于自身直接观察经验形成的粗浅认知,但其中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空间,比如仙人掌并非完全不需要水分,只是它的储水、保水能力强,这就为教师后续的支持引导提供了方向,帮助小择在现有认知基础上向更高水平发展

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的目标可以支持如下:

在自然角为仙人掌设置专门的观察区域,提供放大镜等工具,鼓励小择和其他幼儿近距离观察仙人掌的外形,比如仔细看仙人掌的刺、肉质茎等结构。

围绕仙人掌的种植开展讨论,收集幼儿想要探究的方向。由于幼儿经验尚浅,教师也可适当给出引导。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