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的教育旨趣与实践路径
王福阳
美育的建设过程离不开 “审美”二字, 但当我们谈审美时,“审什么”“谁来审” “怎么审”等问题背后,指向的是 “培养人” 的问题。美育又称审美教育,这么称呼, 是因为 “人”在审视、审看、 审判。“审”字还包含 “选择”的意味。人的一生都在 “选择”: 我们选择一件衣服,除了保暖御寒的功能需求,色彩、质感、与身份相适切的样式等, 一定会在我们的选项中。“我们”是选择的 “主体”, 衣物是 “客体”, 影响我们是否买衣服的因素、条件是主体与客体的 “关系”。 也就是说, 选择衣物, 就是完成审美活动的 “获得”或“摒弃的过程。
从 “选择”开始进入“审美”话题, 用的是哲学观察的方法,建立美学认知主体、 客体及其关系的话语框架, 是教师在审美教育中,理性选择美的教学材料 (客体) ,引导学生 (主体) 乐于接受美的感性体验,共同参与教学实践的基本路径和方法。
一 、美无国界 ,但审美有民族性
一切审美对象都无法脱离地域文化的烙 印和主体民族的鲜明属性。脱离民族特性而 泛说审美,审美教育就无法深入其本源。
1.从审美视角内化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价值
中华民族文化璀璨生辉, 创造了从诗、词、书、画到青铜工艺、建筑样式等文化艺术,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建塑了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体系。儒家的 “美善相乐”,道家的 “美德合一”,现实的善、人生的真实和信仰境界,也在美那里融合为一了。这些,是学校审美教育最鲜活、直接的素材。故而,今天的学校美育要从审美和人文的独特视角,从美的艺术形象、情感切入,让学生感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并内化为他们对家庭、民族、国家的价值信念。
2.在丰富的民俗活动中体验审美的多样性
中华民族由 56 个民族组成,不同的民族
有不同的民俗,每一种民俗又有不同的美的 形式和意蕴。
从形式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有偏爱的色彩,有风格迥异的曲调,有各自
的建筑样式……它们作为民俗内涵的载体, 是民族文化 “美”的创造物,包含着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从意蕴看,大部分民俗活动旨在祈福、纳祥、禳灾、除瘟,以维护秩序、确保群体 延续与发展为目的;节气习俗则是总结生产生活经验,企盼丰收的体现;祭祀习俗则是 用礼制和仪式强化崇拜, 获得慰藉; 宗教习俗满足人们的信仰及获得护佑的愿望; 娱乐性习俗消遣了人们的剩余精力, 锻炼了生产技能和艺术表现力。
认同审美民族性能形成文化自信的向心力,是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主流文化的重要 补充和强大的软实力。我们看到软木画, 就知道这是福州的特色;听到南音,就想起闽南;
二 、美不唯一 ,但美有法则可循
什么是 “美”, 没有明确定义。但美的形式有 公认的法则可循, 我们可以在审美教育中加以利 用, 帮助学生认识正确的审美方法。把握并运用这 些法则,也有助于使美育工作事半功倍。
1.齐一与反复美
齐一、反复能给人一种秩序感。如, 举行升旗 仪式时, 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 排着整齐的方阵, 齐唱国歌, 向国旗敬礼, 体现了万众一心的爱国情 操美、仪式的庄重美。
2.对称与均衡美
虽然对称有时显得呆板, 但它有安定、稳重的 特性, 可以衬托中心主题。均衡是突破中心线又不 失稳定的平衡之美。我们可以将对称美与均衡美运 用到学校的环境布置中, 让学生体会两边对称的庄 重美, 以及两边不对称, 但力的重心还稳定的均衡 美。如此,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在点滴浸润中提升。
3.调和与对比美
调和与对比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调和是在 差异中趋向一致, 达到秩序化、统一化的目的; 对 比是在差异中倾向对立, 把性质相反的要素并列 (形态、色彩、质感、大小) , 如通过比较曲和直、 长和短、粗和细、 明和暗、黑和白、大和小、疏和 密等, 产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对比现象, 形成 错落、疏密有致的美。
4.比例与协调美
比例是一件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 尺度关系。建筑以理性严谨的比例规划建造, 在外 观样式设计上注重大小、高低、方圆、前后等比例 与协调美。数学则具有整数的和谐美、 圆和球体的 对称美、黄金比例美等。
5.节奏与韵律美
节奏构成一是时间关系, 指运动过程, 二是力度关系,指强弱变化,有规律地组合这种强弱变 化,加以反复便形成节奏美。
三 、通感 ,开启审美的钥匙
“通感”是心理学术语, 指视觉、 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官能感觉的交错沟通。审美通感, 是在审美活动中引发的各种不同感觉互相替代, 心理联觉转换而生成的新美感、新意味。运用并引导学生 发现通感现象, 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 把情感表现得更具体、鲜明、生动, 增加审美愉悦。
1.把握审美通感的 3 个特征
实际上,审美通感更关乎人的情感及人的观察、感知能力养成。把握以下审美通感的特征,对做好美育工作有益处。
首先,审美通感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每个人在审美活动中都会基于自身的经验、能力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联想。
2.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验通感现象
我们在开展审美教育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体验通感现象 。 如:我们欣赏美术作品时,常用 “温度”描述—这张暖色调,那张冷色调; 夸学生唱歌好, 我们会说歌声很甜美 。是画面有温度 吗? 歌声有甜度吗? 我们还观察到,学生在一定的 情境中会情不自禁地跟随节奏手舞足蹈,音乐课上教师引导学生看画听歌,美术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赏音画画,用意就在于启发学生对音画、冷暖色彩、 情绪理解的通感建立关联,是不同感知器官在艺术 活动中的 “合理”连通转换。
3.有目的地运用通感创造
通感的形象思维在通感中的作用,是一种催化性质的作用,能促进通感在各门知识中发挥新的解释和诠释作用 。随着时代的不同,通感使文 学、音乐、 美术 、戏剧、 舞蹈、影视、书法、篆刻等实现沟通和互相转换;使我们的视觉、 嗅觉、 听觉 、 味觉 、 触觉等感知器官都能够实现联觉,这是完整的生命具有的基本素质,是健全人格的 基本特征。
有目的地运用通感创造,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 径。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即明 确指出:“艺术课程通过这种这建立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情感、 艺术与文化及艺术与科技的广泛联 系, 强调视觉、听觉、动觉、嗅觉、触觉等多种器 官的相互沟通和转换; 在保持各门艺术独特性的同 时, 实现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 在接受传统艺术和 经典艺术的同时, 兼容当今不断涌现的新的艺术形 式和大众艺术。” 因此, 我们要发现、设计艺术教 育跨学科材料, 让学生心动 (欲望、冲动) 、动心 (思考、 实施) 、 行动 (制作、完成) , 即发现美、 欣赏美、创造美。
总之, 我们要回应时代对美育的再召唤, 把审美教育,放在学习丰富、优质的艺术课程, 各学科互相渗透,校园美育环境和活动平台的课堂教学与 实践活动中整体实施, 放在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的 人文情怀中来设计巧施、渐进提升。我们期盼呈现的果实,是内化于学生未来一生幸福的人生境界, 外化于终身受用的审美知识和艺术技能。最终的审 美理想,就是让我们的学生,能有态度、有品位、有气质地工作和生活。
摘录者:杨姝姝
学习档案
教师:杨姝姝
子课题名称 |
基于审美通感构建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基础研究 |
主题 |
审美的教育旨趣与实践路径 |
时间 |
2023.4 |
内 容 提 要 |
“通感”是心理学术语,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官能感觉的交错沟通。审美通感, 是在审美活动中引发的各种不同感觉互相替代,心理联觉转换而生成的新美感、新意味。运用并引导学生 发现通感现象,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 把情感表现得更具体、鲜明、生动,增加审美愉悦。 1.把握审美通感的3个特征 实际上,审美通感更关乎人的情感及人的观察、感知能力养成。把握以下审美通感的特征,对做好美育工作有益处。 首先,审美通感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每个人在审美活动中都会基于自身的经验、能力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联想。 2.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验通感现象 我们在开展审美教育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验通感现象。如:我们欣赏美术作品时,常用“温度”描述—这张暖色调,那张冷色调; 夸学生唱歌好, 我们会说歌声很甜美 。是画面有温度吗?歌声有甜度吗?我们还观察到,学生在一定的 情境中会情不自禁地跟随节奏手舞足蹈,音乐课上教师引导学生看画听歌,美术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赏音画画,用意就在于启发学生对音画、冷暖色彩、 情绪理解的通感建立关联,是不同感知器官在艺术 活动中的 “合理”连通转换。 3.有目的地运用通感创造 通感的形象思维在通感中的作用,是一种催化性质的作用,能促进通感在各门知识中发挥新的解释和诠释作用 。随着时代的不同,通感使文学、音乐、 美术 、戏剧、 舞蹈、影视、书法、篆刻等实现沟通和互相转换;使我们的视觉、嗅觉、听觉 、味觉、触觉等感知器官都能够实现联觉,这是完整的生命具有的基本素质,是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 |
学 习 感 想 |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关注通感的三个基本特征,关注生活中的美的事物,注重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在散步活动中,注意鼓励幼儿发现四季变化的美,感知自然界的美好事物,刺激幼儿的通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