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溯中西方文艺发展史,不难发现“音乐性”在绘画、文学、诗歌、小说等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西方绘画领域,我们也能从细微之处感受到由音乐节律所促成的艺术审美层次的提升。
【关键词】绘画 “音乐性” 美学 审美通感
在文化发展的长河中,不同艺术门类间的相互渗透已成为常态。比如,许多绘画和文学作品皆追求音乐美,甚至一些画家和文学家将音乐性视为艺术表现的最高范畴。米开朗琪罗曾说:“优美的绘画就是音乐,是一支旋律。”可以说,隐形的音乐性连接着画作和文学作品中的不同元素。
古埃及人认为,音乐现象与宇宙运动联系密切,甚至可以反映天体的运行,因而十分强调音乐的道德功用。深受“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宇宙观、哲学观影响的中国绘画亦是如此。二者不仅在哲学层面具有趋同性,而且互相渗透。特别是就美育而言,其是美化心灵、陶冶情感的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没有童话、歌谣和大自然的云彩、花朵、鸟叫虫鸣,如果青少年的
心灵世界没有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颜色,如果青少年没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不可能全面发展”。可见,“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颜色”都是美育的关键要素。当我们站在美育层面探讨中国画的发展时,“音乐性”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按照笔者的推论,中国画可以被视为“音乐宇宙”这一抽象概念的具体承载者。中国画向来不拘泥于自然万物之形,而是尊重形体中所蕴藏的宇宙规律与原理,其外形与现实世界可视空间、物象、的依赖关系较为间接、隐蔽、疏远。这和音乐的构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相较于西方写实绘画受限于“他律性”,中国画由心出发、由情出发,更倾向于展现某种顺应生命进程的节律,享有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简而言之,西方注重“音乐性”在绘画中的客观展现,而中国则注重“音乐性”与绘画的精神交融。
西方绘画十分注重透视法则,强调直观且科学性地呈现客观世界。中国画则不然,其更多依赖人的艺术思维与形式逻辑,恰如音乐中的音调素材,是零散和跳跃式的。与西画相比,中国画要求创作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画面中彰显视觉素养、形象想象力和乐曲一般打动人心的精神力量。可以说,创作中国画是一种先吸收、后加工、再输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性”是贯穿于画家心中的一条隐藏脉络。诚然,中国画虽然不追求淋漓尽致地反映客观世界,但其对笔墨生命力的追求恰如歌曲的编排,极富层次且极为多样。能够领悟“音乐性”的画家,可以在创作中国画时把握好画面的整体感和节奏感。
相较于其他文化艺术门类,音乐似乎更易引起不同背景人士的精神共鸣。关于绘画中的“音乐性”,我们可以联系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和审美视域,进行杂糅式研究。下面,笔者将从曲调、节奏、和弦与力度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与剖析。曲调也被称为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当我们听到一首歌曲,即便没有赋词,也可以通过旋律来了解其所传达的思想情感。绘画中也有“调”的概念,同样可以传达创作者的内在性格、情绪或态度。
当我们在欣赏画作时,即便不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者的生平经历,也可以通过笔触和画面的整体效果来还原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节奏也可称之为节拍,在一定周期中反复出现。节奏的不同会缔造不同的乐曲风格,至于绘画中的节奏则很难定义,通常是由直觉来触及的。和弦在音乐中指同时并重叠弹奏的音乐组合。相较于普通的单音而言,其能带给人更丰富和深层的审美体验。
在绘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绘画元素的排列组合来实现画面效果的统一与和谐。在画面中,渐变、晕染、皴擦等都可以传达创作者的不同心境。音乐中的“力度”可以通过强弱变化来传达愤怒、欣喜、雄伟、秀雅、悲壮、甜蜜等情绪,从而使听众产生相应的情感。中国画同样如此。我们可通过线条粗、细、曲、直与墨色强、弱、浓、淡的变化来塑造画面重点。
厘清了这几个概念之后,我们在寻找“音乐性”与绘画艺术的内在关系时也需要建立起一个逻辑框架。一方面,在讨论“音乐性”的过程中,无论何种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对情感的理解。对音乐专业人士来说,音乐是理性与感性的天作之合。人们在聆听优秀音乐作品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寻求某种精神的震颤。绘画亦是如此。画家不仅需要掌握精湛的技法,还需要将自身的主观情感倾注在作品之中并传达给观者。因此,无论是创作还是品鉴,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节奏,而这种节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另一方面,画面中的节奏与韵律同样与音乐概念互融、互通。节奏作为一种律动形式,可以渐大、渐小、渐强、渐弱,而这便如同画面中线条和墨色的变化。这种画面中不同结构形式的组合会形成视觉上的节奏感。音乐也好,美术也罢,二者的节奏皆具备层次美与流动美。
回顾重要的历史节点,可以发现色彩与音乐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方面,色是由光照反射出物体的色彩,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发出的。归根结底,二者皆是物体受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都由人的一种感官来获取。另一方面,秦汉时期就有关于阴阳五行和“音乐宇宙”的论述,如“五音”与“五色”“五味”对应。牛顿在物
理学研究领域也证实了各音阶有其一一对应的色阶。由此可见,声音与色彩、音乐与绘画、时间与空间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些都为绘画应具“音乐性”提供了理论支持。既然说到了色彩与音乐的同构,便不得不提二者之间的通感。这种通感其实就是所谓的“情感化”。“情感化”关联着色彩与音乐的同时,也必然会连接起视听觉以及人的审美体验。换句话说,“音乐性”归根结底是人类所赋予的“音乐性”,由人类感知并提炼、升华。音乐是以音调表达情感,通过赋予带有情感的音调来引起听众的共鸣,因而我们可以称之为“心灵的语言”。不同旋律的音乐可以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波动,使人们或欣喜、或悲伤。这种“音乐性”既是主观的,又是符合既定规律的。其所呈现的是发声者与聆听者之间的心灵对话。正如我们听到悠扬的音乐会想起甜蜜的往事,听到激昂的音乐会感到心潮澎湃。色彩也是如此。不同的色彩当然也能传达不同的情感。法国设计美学家德卢西奥·迈耶曾说道:“色彩的情感特性堪与音乐相比。”学者陈钦权曾这样比喻道:“红色联系着血与火的自然属性,表现热烈、温暖而使人兴奋、欢快,犹如民族乐器中的唢呐吹奏出亢奋的音符;黄色象征成熟的果实、灿烂的阳光,丰满、明快而响亮,如铜管乐器的音响,向外放射,咄咄逼人,令人振奋也给人带来不安;蓝色似苍穹似大海,深远、沉静,犹如提琴等弦乐,给人以神秘、博大、悠远永恒之感……”所谓“音色同构”当如是。正如伯牙奏琴,其音铿锵,马远画水,其势滔滔,故能声色生情、情联声色。“音乐性”与绘画的审美情感便在这种音色的转化、语形的交汇、意境的融合中紧密拥抱在一起,势必可以带给人们美的熏陶。
法国印象派画家最为擅长的就是用视觉系统记录一刹那的色彩,即描绘瞬间的光影变化。虽然这一创作手段被认为是科学的、理性的,但这一瞬间本身所体现的其实是一种感性的视觉感知。正如我们听音乐时,会在某一瞬间被某一段特定的旋律撩拨到心弦。这个动人的时刻本身是未加理性思考的,代表着情感的油然而生。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还试图将莫奈作品中的光色融入音乐情境之中。他的艺术实践即从侧面反映出绘画“音乐性”与音乐“绘画性”的成功融合。印象派之后,点彩派的创始人修拉开始用一个个色点塑造形象。作为感官系统中最为基础的元素,我们也可以将其与音乐中的单个音符类比。无数的色点形成整体的画面,正如无数的音符谱写成整首乐曲。这些色点与音符在画家与作曲家有意识的搭配下,传达出了不同的情感。
每个时代的绘画都是当时社会生活节奏和主流审美趋势的体现。当我们爬梳中外美术史,讨论绘画“音乐性”的时候,会发现历史的长河正如一部歌曲,每一个美术流派、每一位书画家、每一件美术作品,都是由色、墨绘制而成的音符。音乐与绘画自始至终就是一对不可分割的艺术组合。
我国先秦时期有“言默”之道,指由“写”出的东西去表现那些未经说明的隐性事物。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将这种“言默”视为先秦文学中的“音乐性”。与“言默”之道有着相反思维方式的有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他乐于将内省而得的感悟直接作为画面主题,以直白、裸露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也十分推崇在绘画中彰显“音乐性”与“精神性”,认为绘画应该抓住人的内心节奏,而非客观的形象。我们从作品中可以发现,康定斯基在突出“音乐性”时,更加关注色彩的运用以及线条的整合。我们在他的画面中除了色彩和线条外,几乎看不到其他东西。学者王莉萍曾论述道:“音乐在数个世纪里,
都是一门以音响的方式表现艺术家的心灵,而不是复制自然现象的艺术……一个画家如果不满意于再现,而渴望表达内心生活的话,他自然要将音乐的方法用于自己的艺术,结果便产生了绘画的旋律……”
康定斯基还认为,绘画虽应表达主观情感并进行抽象提炼,但也要有严格的秩序,如符号与颜色的运用要像音符一样准确。在他的作品中,一些笔触看似是偶然的、不经意的,实际上却是一再斟酌后才确定的。康定斯基在《精神》一书中写道:“凡是内心需要的,发源于心灵的,就是美的。”他还借用了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诗句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认为那些灵魂中没有音乐的人、那些听了甜蜜和谐的音乐而不动情的人,都是为非作恶和使奸弄诈的人。按照自己的艺术理解,他将颜色、乐器与情感进行了联系,仿佛每一种颜色都有各自所代表的情绪。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有偏差,这些颜色也会随之出现明度与纯度的变化。在康定斯基看来,音乐与绘画是最为接近的两种艺术:“音乐作品是由抽象的音符组合而成的,绘画的形与色也可当作音符。画面里有着内在的音乐,抽象画使得人类的视觉世界响起来。”画作又被视为“视觉的音乐”。康定斯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借用了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理论。波德莱尔曾在其具有纲领性的诗作《通感》中,对音乐与绘画的通感问题进行过相关表述,认为声音、香味、颜色是相互交映的,而且这种交映不单单局限于人与人之间,宇宙、自然也可以与人类互感。
总而言之,为绘画赋予“音乐性”将使得绘画精神变得更加立体,进而传达出更为高阶的审美体验,从而全方位地覆盖人们的感官。将绘画的视觉之美与音乐的听觉之美融合起来,使它们彼此影响、彼此作用,便可以使人们与世间万物的精神链接更为紧密。这样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方不负“大美”二字。绘画正如生活的“传声筒”。对广大艺术创作者来说,面对新时代的多元创作环境,增强绘画的“音乐性”不失为一条先锋路径。当绘画变得既可以看又可以听,人类看待艺术的方式便会在通感的加持下实现新的时代突破。
学习档案
课题名称 |
基于审美通感构建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实践研究 |
主题 |
新时代的绘画美学应加强“音乐性” |
时间 |
2023.12 |
内 容 提 要 |
在文化发展的长河中,不同艺术门类间的相互渗透已成为常态。比如,许多绘画和文学作品皆追求音乐美,甚至一些画家和文学家将音乐性视为艺术表现的最高范畴。米开朗琪罗曾说:“优美的绘画就是音乐,是一支旋律。”可以说,隐形的音乐性连接着画作和文学作品中的不同元素。 古埃及人认为,音乐现象与宇宙运动联系密切,甚至可以反映天体的运行,因而十分强调音乐的道德功用。 心灵世界没有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颜色,如果青少年没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不可能全面发展”。可见,“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颜色”都是美育的关键要素。 相较于其他文化艺术门类,音乐似乎更易引起不同背景人士的精神共鸣。关于绘画中的“音乐性”,我们可以联系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和审美视域,进行杂糅式研究。下面,笔者将从曲调、节奏、和弦与力度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与剖析。 厘清了这几个概念之后,我们在寻找“音乐性”与绘画艺术的内在关系时也需要建立起一个逻辑框架。 |
学 习 感 想 |
通过本次的阅读,我知道,为绘画赋予“音乐性”将使得绘画精神变得更加立体,进而传达出更为高阶的审美体验,从而全方位地覆盖人们的感官。将绘画的视觉之美与音乐的听觉之美融合起来,使它们彼此影响、彼此作用,便可以使人们与世间万物的精神链接更为紧密。这样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方不负“大美”二字。绘画正如生活的“传声筒”。对广大艺术创作者来说,面对新时代的多元创作环境,增强绘画的“音乐性”不失为一条先锋路径。当绘画变得既可以看又可以听,人类看待艺术的方式便会在通感的加持下实现新的时代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