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介绍活动的背景 仝:本次结合中心组织的评优课,围绕郑莺老师的《中班美术:波洛克探险之旅》进行观摩与研讨。 ㈡理论学习 本次的理论学习为陈海霞的《水墨画欣赏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以中班美术欣赏《云中山》活动为例》,文中从创设应景且自主的环境支持幼儿欣赏;通过多感官体验获得审美经验;丰富有趣的材料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达。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阐述,帮助我们明确了欣赏活动的教学策略。 ㈢观摩郑莺老师的集体活动《中班美术:波洛克探险之旅》 ⒈谈话导入 你喜欢探险吗? ⒉集体欣赏 你发现了什么?色彩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秘密? 像什么?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受/ ⒊分组欣赏 每组一份欣赏作品,幼儿倾听音乐,小组欣赏。 交流分享:看起来像什么?心情怎么样? ⒋介绍画家 画家波洛克的滴流画 ⒌尝试创作 ⑴观看视频,了解创作方法 ⑵小组合作,幼儿使用颜料创作(流体画) ⑶交流分享:怎么创作的?遇到了什么景色? ⒍延伸 观看使用海螺、贝壳、石头进行二次创作的视频,鼓励幼儿区域活动时,再次丰富作品。 ㈣教师研讨 仝静铮:观摩后,大家肯定有许多的想法,请大家围绕本节活动从亮点及建议两方面展开说说。 邵思迪:这一美术活动,本次活动选择的美术作品比较新颖有趣,孩子们也可以通过观察欣赏各类作品来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想法,老师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也充份尊重了幼儿的想像与创造力,活动中老师,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设备的一些优势之处,幼儿一起观察到了作品的细节,如:放大镜的功能,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作品的细节。在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也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创作出了独一无二的作品。本次美术活动过程完整,题材也比较有意思。 俞越:波洛克探险之旅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能够在活动中体验到流体画的这一表现形式,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到希沃白板的方式去让幼儿关注画面中的细节,在此基础上根据颜料的流动方式进行艺术的创作。 柴胡芸:活动很新颖,教师借形想象,通过幼儿的观察,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欣赏波洛克的画作。在操作环节,也能够看到幼儿基本掌握了创作的方法,呈现的作品也比较美观。教师在作品呈现方式上可以再优化一下。最后,教师也提升了创作的方法,利用自然材料丰富画面,为幼儿提供了创作的想法。 仝静铮:出示了波洛克的多幅作品,鼓励幼儿从色彩、形状、形态、像什么、感觉怎么样等方面进行欣赏,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后半部分鼓励幼儿尝试通过小组创作的方式进行创作流体画,画面效果较为出彩,帮助幼儿感受到了创作的快乐。建议幼儿创作后的讲评分享中,可以从色彩、形状、形态、像什么和感觉如何这几方面继续欣赏自己的、同伴的作品,做到经验迁移与延伸。 童雨:活动氛围非常活跃,老师的题材选择很新颖,有很多小朋友在周末假期也会和爸爸妈妈进行相关的活动,所以能够迅速抓到幼儿的注意力。从设计上讲,老师教学结构完整,重点难点讲解清晰,老师注重以学生为主,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教师采用放松、活泼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互动积极,通过课程设计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操作过程的秘密,并且帮助幼儿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殷超:活动选材新颖,教师活动结构完整,环节紧凑,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活动中还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放大镜的使用让幼儿能够准确找到细节支柱,更细致的观察,助于想象。 ㈣总结 仝:本次活动也给到我们一定的启发,欣赏活动中教师一定到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与机会进行欣赏与表达,可以小组、集体、个别等多形式进行欣赏,要关注欣赏的核心经验,教师的指导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促进幼儿想象力和欣赏能力的提升,帮助幼儿积累一定的审美经验。恰当的教学媒体的使用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尝试接触、使用不同的教学工具,提升活动的组织质量。 后续大家也可以继续结合资源开展了班本化的欣赏课程,大家可以撰写为学习故事,在下个月的活动中,我们将开展美术欣赏的班本课程的交流与分享。 |